2020年培训企业的三感悟
1、静观其变
2、大【缓】小【随】
3、先【内】后【外】
【分享

感悟】
随着疫情发展到现今阶段,近期在我给多家企业培训的过程中,我发现一些共性的组织现象,这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。在此分享给大家,以此引发各位发散性的思考!
2020年无论是对个人,还是国家,以及世界来说,可谓多事之秋。我以为归结起来***是——生存与发展受到了挑战。引用网友的话说“活着比什么都好!”在我看来,大多数人把这句话只当“调侃”或者是“戏言”,而我恰恰想和大家围绕这句戏言来谈谈我的一些想法。
静 观 其 变
我经常和一些朋友分享一个我认为的规律——无论多大的动荡,它都将改变以往的路。因此,我们需要学会“三步一回头”。中国人的“努力”、“勤奋”和“吃苦耐劳”,很容易被“欲望”、“企图心”,甚至“赌性”所利用,沉浸在“事业追求当中”,而忽略了正确的方向。而这恰恰是成功伟大的企业少的原因。因为,成功的企业会在每一次动荡时,先花时间明确方向,再寻求突破。而失败的企业,往往围绕着“利润”挖空心思,迷失在前进的路途中。可能你会说——不解决利润问题谈何生存与发展?而我要说的是——人无远虑必有近忧。在大动荡时期挣扎在生存边缘的企业,往往是“急功近利”的【惯犯】。对此,企业与个人是一定要为该行为“买单”的。管理学中有很多的【谏言】提点我们的组织智慧:①今日的问题来自昨日的解;②显而易见的解不是对的;③见糟之前先见好。……
【提醒】有时“趁势”放慢一下脚步,回头看看之前走的路,再想想今后要走的路,想清楚了,想明白了,走起来也会轻松很多。
大[缓]小[随]
大部分中国人骨子里有一种叫做“快步走”的东西,不过被很多人包装成“事业心”和“企图心”。中国改革开放几十年所取得的成***,也使得这种论调堂而皇之被奉为“真理”。直到这次疫情带来的冲击,很多企业才发现自己的【根基】是多么的松散,且经不起冲击。“百年老店”不要流于形式与口号,它是建立在沉淀和传承的基础上的。如今恰好给大家一个机会(绝大多数企业受到大环境影响)——喘口气,供足氧,再上路。要知道,运动员也需要学会“体能分配”。企业也是如此。不要担心别的企业会短时间超过你。要知道经营企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。我们要学会跑马拉松。
【提醒】组织往往在顺风顺水的时候,是看不到问题的。而一旦发展受阻,问题将集中爆发出来。而在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学会“放慢脚步”看明白,想清楚。
先[内]后[外]
我经常看到企业很多******别的干部,喜欢花大部分的时间和外部建立关系,以期获得机会和资源,这无可厚非。但是,如果乐此不疲的话,***不可取了!这也***是为什么很多******干部总认为组织【执行力】差的根源——因为下面的人不了解和理解你。如今大环境所带来业绩影响,逐渐传导到【心态】和【队伍】上时,你需要清楚地意识到——我要多花时间“陪伴”大家,多给大家“打打气”(不是多提要求),因为大家都感觉到【不安感】,而你是组织的“主心骨”。多在你的组织和企业中创造鼓舞士气的场面(不要形式主义的喊口号),多深入到你的组织当中去,让大家时刻感觉到你和他们在一起(共度时艰)。
【提醒】让大家时刻感觉到你的存在,听到你的声音,看到你的人影。说出来的话更积极正面(少一点抱怨。在缺乏安全感时,不要做落井下石的事)。
以上观点,只是一时的感悟,期望能引发各位的一些思索(抛砖引玉)。毕竟,只要你是管理者,你***需要在【思考】上留下足够多的时间!
共勉之!